
英国皇家学会在同行评审方面的经验比大多数出版商都要丰富,因为其期刊已采用同行评审近200年。2024年9月份,该学会公布了1600多份历史评审报告,来自1949年-1954 年,这些报告包括对备受瞩目的论文的评审意见。
有些意见很简短,但有些非常长
20 世纪50年代,英国皇家学会开始要求审稿人回答标准化问题,例如,该研究是否“具有足够科学意义的知识贡献”,或者是否应该发表该研究。
这些问题可能引发审稿人对重磅研究的简短评论。1953 年,沃森和克里克投稿了DNA结构的完整论文,1954年4月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上 。审稿期间,化学家Dorothy Hodgkin应邀评审这份手稿,但只写了50个字的评论。
在评论中,除了一系列“yes”和“no”的回答外,Hodgkin建议作者应该“修饰”下照片以消除反光——这是相机经常进行的技术修复。沃森和克里克似乎听从了这一建议。
学会公布的历史档案中,还散落着许多长篇评审报告,许多都是手写的,字迹潦草。1877 年,审稿人Robert Clifton完成了 一份长达 24 页的评审报告,内容涉及两篇光学论文 ,审稿人同时致歉表示:“您一定会恨我写这封长信来打扰您,但我希望在我们见面之前,时间会平息您的怒火。”
链接: https://makingscience.royalsociety.org/items/rr_8_64/referees-report-by-robert-bellamy-clifton-on-two-papers-on-some-hitherto-undescribed-optical-properties-of-doubly-refracting-crystalspreliminary-notice-by-henry-clifton-sorby-and-on-the-foci-of-lines-seen-through-a-crystalline-plate-by-george-gabriel-stokes?page=1
偏见自始至终都存在
支持双盲同行评审(即作者身份也不向审稿人透露)的人在这些档案中找到大量证据:许多早期审稿人在审稿时会提到作者的性格及其与作者的关系。
例如,数学家James Oldroyd在 1950 年发表了一篇论文, 物理学家Harold Jeffreys在审稿时写道 :“了解这位作者后,我相信分析是正确的。”
与之相反的例子,物理学家Shelford Bidwell直言不讳地批评了1900 年一篇文章的作者,他写道:“我本以为他的新论文是垃圾,而事实证明,这篇论文是垃圾中的垃圾,以至于任何有能力的人都不可能对它有任何其他看法”。
文章整理自: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32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