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工厂”兜售离奇医疗设备的专利
头像
阳光明媚
2025-02-27 09:20:47
论文写作投稿

长期以来,一些灰色公司为不端学者提供“购买论文作者身份”的服务,助长了学术欺诈行为。最新研究发现,这些公司已“拓展业务”,开始兜售知识产权(IP)。

离奇设计与学术欺诈

西北大学一名研究者里斯·理查森(Reese Richardson)及其团队在监测论文工厂的社交媒体广告时,发现了一种新产品:“英国设计专利”,发明权售价从2000到3万印度卢比(约166至2500元)不等。这些广告强调,“专利申请”可帮助研究者在印度的排名中获得加分。

研究团队将20多条广告与英国知识产权局(IPO)的注册记录进行比对,发现两家公司提交了近2000份设计注册,其中大部分设计非常“可笑”,图片多从3D图库中抄袭,标题则充斥着“AI驱动”或“机器学习”等流行词

这些设计从农业机械到电气设备无所不包,医疗设备最为常见。例如,一款“智能鞋”设计,在鞋底周围安装了摄像头和USB接口,声称用于帮助视障人士;另一款“AI驱动的皮肤癌检测设备”,是在手枪模型上加装了小屏幕和USB接口。

通过进一步筛查IPO数据库,研究团队还发现了另外六家可疑公司。这些公司成立时间较短,网络存在感低,提交的设计标题花哨且申请人众多。过去两年,这些公司共注册了3000多份设计,占英国同期设计注册总量的3.3%。

背后动机源于学术评价体系

几乎所有设计注册的“所有者”都是印度学者或大学。印度研究诚信组织“印度研究观察”创始人阿查尔·阿加瓦尔(Achal Agarwal)指出,印度大学通常根据期刊论文和专利等成果为教职工打分,教职工必须达到最低分数才能通过年度考核。尽管设计注册并不等同于专利,但一些大学未能严格区分两者,导致这种欺诈行为有机可乘。

柏林自由大学的论文工厂研究者安娜·阿巴尔基娜(Anna Abalkina)表示,类似现象不仅存在于印度。俄罗斯大学同样鼓励专利和论文发表,社交媒体上也有公司兜售“专利发明权”。

知识产权系统的信誉危机

芝加哥肯特法学院知识产权研究员莎拉·法克雷尔(Sarah Fackrell)指出,这种行为令人担忧:大量“垃圾”设计涌入注册系统,可能增加真实申请者的检索难度,并引发对IP系统合法性的质疑。

然而,牛津大学知识产权学者艾米莉·哈德森(Emily Hudson)认为,不应因此提高设计注册的门槛或成本,否则可能伤害合法者的利益。她强调:“系统的低门槛是特性,而非缺陷。”

阿加瓦尔建议,印度机构应以成果质量而非数量评估研究者,从而减少IP欺诈的动机。他补充道:“这种腐败损害了印度的声誉,唯一的改善方法是揭露问题并采取行动。”

参考来源:

Science官网: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patent-mills-sell-scientists-inventorship-bizarre-medical-de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