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如果把眼光放到未来3-5年,可能有;如果只把眼光放到1-1.5年,大概率没有。
向英文新刊投稿
最近三年有许多英文新刊走进了国内医学研究者的视野,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际学术出版商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完善学科布局,一直在推出新刊;二是许多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创办新刊。
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发布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9–2023年)》,提出通过采取集中申报、分批评审的方式遴选高起点新刊,推进“以域选刊、前瞻布局、突出引领,在传统优势、新兴交叉、战略前沿、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创办高起点英文科技期刊”,办英文新刊迎来了政策“春风”。高起点新刊以年度为周期组织遴选,每年不超过30项[1],实际2019-2021年每年入选30项,共计已有90项,还有数百项通过初评但未入选[2]。
期刊的声誉与影响力不能代表个别文章的质量与影响力。2021年12月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在发布期刊分区表时就提到,“不建议任何单位和个人将分区表用于微观科技评价”[3],但在有着良好声誉与影响力、被权威数据库收录的学术期刊发表文章,仍然会是评价研究者科研业绩的重要依据。
一方面,国内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一般将这些新近创办、甚至还没有出版第一卷的英文期刊归类为“普通期刊”或“其他公开出版物”。在这样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在计算科研业绩时可能聊胜于无。因此很多研究者在选择期刊时,不会优先考虑英文新刊,甚至干脆不考虑向英文新刊投稿。
另一方面,英文新刊需要吸引其领域的研究者贡献高质量的手稿。在这种背景下,英文新刊所属的机构和其编委会成员,经常会动员他们能够接触的学者向期刊投稿,由此产生了本文标题描述的情景:老板让我把文章投给英文新刊。
研究者很可能将在英文新刊发表文章视为一种损失。对于需要论文来毕业、晋级的研究者,将文章发表在英文新刊意味着这篇文章无法在其他已经被学界认可的期刊发表,许多工作量无法转化为等值的成果。在投稿与同行评议的过程中,由于需要直面这个问题,作者可能会有强烈的挫败感。如果由于手稿本身,或者审稿人的问题导致同行评议曲折漫长,那这次投稿可能已经足以引起一场适应障碍了。
虽然在“发表”或“死亡”的环境里,以上大概就是这次投稿的全貌,但为期刊征集手稿的人,可能会向作者提出一个可能性:尽管这本英文新刊刚刚创立不久,作者的这篇文章仍有可能成为“SCI文章”(被SCIE/SSCI收录的文章),只要期刊顺利发展,这篇文章就能救回来。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