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课题、结果也无创新性,为何能发到8分期刊上?

2021-05-26 来源:Hanson临床科研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Hanson临床科研”,由Dr. Qi撰稿,Mark点评。

阿司匹林是大部分老年人都在服用的预防脑卒中的药物,但在服药者突发出血性疾病时,其抗血小板聚集的特性却可能导致患者出血更严重。

“平时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出血性疾病更严重”,构成了课题的科学假说。

如何通过临床研究设计来证实这一假说呢?

我们今天以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篇论文为例,来学习这方面的科研设计。

原文题目是“Prior antiplatelet therapy and haematoma expansion afterprimary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an individual patient-level analysis ofCLEAR III, MISTIE III andVISTA-ICH(原发性脑出血后的抗血小板治疗和血肿扩大:CLEAR III,MISTIE III和VISTA-ICH的个体患者水平分析)”,于2020年发表在Journal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杂志(影响因子:8.234分)。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ICH)是一种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约20%-30%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前使用抗血小板治疗(Antiplatelet therapy, APT),从理论上说,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抑制很可能会引起出血增加而导致增加脑出血死亡率。

先前评估APT对脑出血预后影响的研究结果存在冲突。例如,虽然观察研究的meta分析发现APT死亡率较高,脑出血的二次分析和NXY-059治疗试验显示APT与血肿扩大或死亡率之间无相关性。

考虑到APT与脑出血预后之间相互矛盾的数据,目前美国心脏协会和欧洲中风组织的指南对ICH后血小板治疗的常规使用含糊不清。

在一项随机临床试验中,使用血小板可增加幕上脑出血患者对APT的依赖性或死亡风险。这些结果表明,如果APT确实易导致脑出血扩大或预后不良,则需要探索替代治疗策略。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脑叶性脑出血和深部脑出血是生物学上独立的实体,ICH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目前尚不清楚APT是否对ICH部位或是否存在脑室内出血(IVH)的预后有不同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发病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与脑出血后血肿扩大和预后的关系

评论
请先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使用课程券需先认证
为保证平台的学术氛围,请先完成认证,认证可免费享受基础会员权益
基础课程券2张
专属科研工作台
200积分
确认
取消
下载附件需认证
为保证平台的学术氛围,请先完成认证,认证可免费享受基础会员权益
基础课程券2张
专属科研工作台
200积分
确认
取消
公众号
统计咨询
扫一扫添加小咖个人微信,立即咨询统计分析服务!
会员服务
SCI-AI工具
积分商城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