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中,正确的设立对照组可以较好的控制非处理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从而充分显示研究因素的效应。对照组的设立应当满足均衡性,即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除了研究因素以外,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其他非处理因素都是一致的。
临床研究通常涉及到治疗效果的问题,而疾病的转归受到治疗的作用、安慰作用、疾病自然转归以及回归中位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作用往往交织在一起无法区分,因此必须通过设立对照组来确定治疗作用的大小。临床研究中设立对照组的常见问题如下。
1、缺乏对照组
【原文】观察针灸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应,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选择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85例,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养阴生津、除湿降脂,采用耳针、温灸、体针联合施治。观察针灸治疗3个月后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肥胖指标的变化和疗效。(《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发表)
【分析】该研究看似是对一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比较,进而说明针灸治疗的效果。但是却忽略了研究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疾病的转归、研究对象的饮食影响、运动的影响、其他治疗方式的影响等,但是否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以及如何控制,文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给予针灸治疗前,也没有对研究对象进行足够时间的观察,无法客观评价针灸前研究对象的疾病健康状况。因此,很难认为该研究在针灸治疗前后是可比的,也就无法确定研究指标的变化就是由于研究因素(针灸)引起的。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