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指导SCI论文润色:改前 vs. 改后

8天前 来源:医咖会

本文整理自期刊《Women and Birth》(IF=4.4)的一篇社论文章,通过列举多个例子,对比改之前和改之后的语句,帮助研究者撰写一篇更加简洁流畅的论文。

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871519225000125

一、用简单的词语

选词得当的标准是清晰、简洁、准确和一致。为了让表述清晰,如果有更简单的词,就应避免使用复杂的词,见下方示例:

表1. 选择更简单的词

准确性意味着要选择最精确的词语来表达意思。选择了精确的词语,并在全文中统一使用,清晰性就会得到提高。例如,使用了“perinatal mortality(围产期死亡率)”,首先定义该术语,然后在整篇论文中使用相同的术语。不要随意更换为其他同义词(如perinatal deaths、baby deaths,、stillbirths、newborn deaths),这可能会使读者感到困惑,并分散对信息的注意力。

主动语态 vs. 被动语态

在论文撰写中,通常更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而非“被动语态”,因为主动语态更清晰直接,更易于读者理解。在主动语态中,主语指明了动作的执行者。例如:“The midwife monitors the baby's heart rate during labour(助产士在分娩期间监测婴儿的心率)”就很清晰,助产士(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即进行监测(动词)的人。

对比一下,“The baby's heart rate is monitored by the midwife during labour(婴儿的心率在分娩期间由助产士监测)”是被动语态。此时,主语变成了“婴儿的心率”,动词“monitor”也变成了“is monitored”。

作者需要清楚句子中哪个名词是句子的“真正”主语。主语应出现在句子的开头,将主语置于句首有助于写出简洁的句子

过去曾有一段时间,研究者习惯使用被动语态,因为他们认为在写作中应显得客观。第一人称“我”或“我们”曾被禁止出现在期刊论文和学术文本中。然而,这一规定早已经发生了变化,写作者在表达主观意见或判断时被鼓励使用第一人称。

表2. 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示例

但是,当作者想把重点放在动作的接受者而不是动作执行者上时,被动语态是可以接受的。例如,“The midwife examined the woman(助产士检查了这名女性)”用的主动语态,重点是助产士。对比一下,“The woman was examined and found to be healthy(该女性经检查后发现身体健康)”也是合理的被动语态,因为重点在该女性身上。

句子和段落结构

目标是写出清晰、直接且简洁的句子,并将其组织在结构良好的段落中。一个写得很好的句子应该能够独立存在,向读者传达单一思想。在撰写学术语句时,保持简洁和切中要点非常重要。直接看下方的例子。

表3. 句子示例

评论
请先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索引目录
一、用简单的词语
主动语态 vs. 被动语态
0
Scan me!
使用课程券需先认证
为保证平台的学术氛围,请先完成认证,认证可免费享受基础会员权益
基础课程券2张
工具权益
200积分
确认
取消
下载附件需认证
为保证平台的学术氛围,请先完成认证,认证可免费享受基础会员权益
基础课程券2张
工具权益
200积分
确认
取消
APP下载 NEW
扫码下载APP
2张课程券
公众号
统计咨询
扫一扫添加小咖个人微信,立即咨询统计分析服务!
会员服务
SCI-AI工具
积分商城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