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为多少时,死亡风险最低?

2019-01-05 来源:

之前医咖会推送的【BMJ:低碳饮食--一种减肥的正确姿势?】中,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减重维持阶段可增加机体能量的消耗,有助于提高肥胖治疗的成功率。但是,这种饮食模式对于长期健康结局有何影响呢?近期,Lancet Public Health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探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我们看看这篇研究的详情。

研究背景与目的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因其能在短时间内看到减肥效果而作为一种受欢迎的减肥餐,然而,这种饮食对于长期健康结局的影响,目前仍不大清楚,尤其在死亡率方面,某些研究结果还存在争议性。因此,本研究试图探讨碳水化合物饮食与死亡率的关系。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ARIC(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研究数据,这是一项目前在美国四个社区中正在进行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共纳入15428例45-64岁人群,这些人群均在入组时完成膳食调查问卷,并且把能量摄入极端人群(男性<600kcal/天或>4200kcal/天,女性<500kcal/天或>3600kcal/天)排除在外。

主要研究终点为全因死亡率,其他终点包括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与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另外,研究者将ARIC数据与其他碳水化合物摄入的7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汇总一起进行荟萃分析,以进一步了解碳水化合物摄入与死亡率的关系。最后,该研究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基础上进行分组——以摄入动物来源的脂肪及蛋白为主 vs 以摄入植物来源的脂肪及蛋白为主,评估这两组对死亡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

ARIC研究:

在中位随访25年的时间里,共有6283例死亡人群。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比例平均为48.9%。

之前医咖会推送的【BMJ:低碳饮食--一种减肥的正确姿势?】中,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减重维持阶段可增加机体能量的消耗,有助于提高肥胖治疗的成功率。但是,这种饮食模式对于长期健康结局有何影响呢?近期,Lancet Public Health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探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我们看看这篇研究的详情。

研究背景与目的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因其能在短时间内看到减肥效果而作为一种受欢迎的减肥餐,然而,这种饮食对于长期健康结局的影响,目前仍不大清楚,尤其在死亡率方面,某些研究结果还存在争议性。因此,本研究试图探讨碳水化合物饮食与死亡率的关系。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ARIC(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研究数据,这是一项目前在美国四个社区中正在进行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共纳入15428例45-64岁人群,这些人群均在入组时完成膳食调查问卷,并且把能量摄入极端人群(男性<600kcal/天或>4200kcal/天,女性<500kcal/天或>3600kcal/天)排除在外。

主要研究终点为全因死亡率,其他终点包括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与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另外,研究者将ARIC数据与其他碳水化合物摄入的7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汇总一起进行荟萃分析,以进一步了解碳水化合物摄入与死亡率的关系。最后,该研究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基础上进行分组——以摄入动物来源的脂肪及蛋白为主 vs 以摄入植物来源的脂肪及蛋白为主,评估这两组对死亡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

ARIC研究:

在中位随访25年的时间里,共有6283例死亡人群。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比例平均为48.9%。

在经过多因素校正后,结果发现,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比例与死亡率呈U型关系:50-55%的碳水化合物比例具有最低的死亡风险

图1. ARIC队列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与全因死亡率呈U型关系

荟萃分析:

纳入8项队列(n=432179),共40181例死亡人群。

 图2. 荟萃分析8项研究的特点

因欧美地区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明显低于亚洲地区,因此将8项队列分为两组——欧美地区队列和亚洲地区队列,欧美地区队列(平均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50%)比较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与中等碳水化合物饮食的死亡率,而亚洲地区队列(平均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61%)比较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与中等碳水化合物饮食的死亡率,结果显示:

  • 低碳水化合物(<40%)与中等碳水化合物饮食(40-70%)相比,其全因死亡率明显增高(HR=1.20,95%CI 1.09-1.32)。
  • 高碳水化合物(>70%)与中等碳水化合物饮食(40-70%)相比,其全因死亡率同样明显增高(HR=1.23,95%CI 1.11-1.36)。
  • 图3. 在不同队列中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与死亡率的关系

仅ARIC研究与PURE研究存在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比例的连续性数据,将这两项队列进行分析,以46.4%的碳水化合物比例作为参考水平,可观察到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比例与全因死亡率存在U型关系。

图4. ARIC和PURE队列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与全因死亡率呈U型关系

将大营养物质的来源进行分类,以动物来源的脂肪或蛋白质代替碳水化合物可增加死亡率(HR=1.18,95%CI 1.08-1.29),以植物来源的脂肪或蛋白质代替碳水化合物可降低死亡率(HR=0.82,95%CI 0.78--0.87)。

图5. 以动物来源或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和脂肪为主的饮食与死亡率的关系

研究结论

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比例过高或过低均可增加死亡率,50-55%的占比,死亡风险最低。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中,以动物来源的脂肪和蛋白质代替,如羊肉、牛肉、猪肉和鸡肉,会增加死亡风险;而以植物来源的脂肪和蛋白质代替,如蔬菜、坚果、花生酱及全谷类面包,可降低死亡风险,这一结果提示不同来源的食物可修改碳水化合物与死亡率的关系。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的结果表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保持中间最好。文章还说了另一个事情,以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和脂肪代替碳水化合物的因素可修改这一种U型关系。

文献来源:Lancet Public Health. 2018 Sep; 3(9):e41

扫码关注“医咖会”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重磅研究!

评论
请先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下载附件需认证
为保证平台的学术氛围,请先完成认证,认证可免费享受基础会员权益
基础课程券2张
专属科研工作台
200积分
确认
取消
公众号
统计咨询
扫一扫添加小咖个人微信,立即咨询统计分析服务!
会员服务
SCI-AI工具
积分商城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