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shihiroSato,日本骨科学者,最后供职于日本见立医院(Mitate Hospital),曾发表200多篇文章,其中包含33篇临床试验。2015年6月起,因Sato被指控在临床试验中有编造数据的嫌疑,引发各大杂志社纷纷撤稿,一时震惊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
截止2018年8月,Sato发表的33篇临床试验中已有20多篇被撤稿,而调查与撤稿仍在持续。被撤稿的研究中,数据造假/编造数据(Falsification/Fabrication of Data)是上榜最多的撤稿原因。
(来源于The Retraction Watch)
造假研究对医学界造成巨大灾难
Sato的学术欺诈在学术史上是一件大事。这些编造的临床试验报告(大部分关于如何降低骨折风险)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纳入它们的meta分析会得出错误结论;借鉴它们的临床指南会误导医患;基于它们的临床试验会招募成千上万的真正患者。而更正所有的研究结论并非易事,发表期间已对公众造成的损失也难以弥补。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临床流行病学家Mark Bolland曾对12篇Sato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临床试验报告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这些临床试验共报告了3182名受试者的结果,被引用逾1000次,被23篇meta分析或系统综述纳入,引发的连锁反应不容小觑。
例如,曾有一个关于双膦酸盐对老年卒中或帕金森患者骨折的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完全基于Sato发表的8篇临床试验,认为双膦酸盐效果极强。
另一篇显示Vitamin K具有预防骨折效果的综述,在去掉Sato的研究后,结论就会发生改变。而这篇综述正是2011年的日本膳食补充剂推荐指南制定的依据。
另外,荷兰的一名科学家在2008年发起了一个庞大的试验——对2919名老年人随访2年,以研究维生素B对股骨骨折的预防作用。理由是Sato发现在老年女性中维生素B对股骨骨折有很强的保护作用,与前人研究相悖。然而,此次试验结果显示维生素B无效。
YoshihiroSato,日本骨科学者,最后供职于日本见立医院(Mitate Hospital),曾发表200多篇文章,其中包含33篇临床试验。2015年6月起,因Sato被指控在临床试验中有编造数据的嫌疑,引发各大杂志社纷纷撤稿,一时震惊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
截止2018年8月,Sato发表的33篇临床试验中已有20多篇被撤稿,而调查与撤稿仍在持续。被撤稿的研究中,数据造假/编造数据(Falsification/Fabrication of Data)是上榜最多的撤稿原因。
(来源于The Retraction Watch)
造假研究对医学界造成巨大灾难
Sato的学术欺诈在学术史上是一件大事。这些编造的临床试验报告(大部分关于如何降低骨折风险)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纳入它们的meta分析会得出错误结论;借鉴它们的临床指南会误导医患;基于它们的临床试验会招募成千上万的真正患者。而更正所有的研究结论并非易事,发表期间已对公众造成的损失也难以弥补。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临床流行病学家Mark Bolland曾对12篇Sato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临床试验报告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这些临床试验共报告了3182名受试者的结果,被引用逾1000次,被23篇meta分析或系统综述纳入,引发的连锁反应不容小觑。
例如,曾有一个关于双膦酸盐对老年卒中或帕金森患者骨折的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完全基于Sato发表的8篇临床试验,认为双膦酸盐效果极强。
另一篇显示Vitamin K具有预防骨折效果的综述,在去掉Sato的研究后,结论就会发生改变。而这篇综述正是2011年的日本膳食补充剂推荐指南制定的依据。
另外,荷兰的一名科学家在2008年发起了一个庞大的试验——对2919名老年人随访2年,以研究维生素B对股骨骨折的预防作用。理由是Sato发现在老年女性中维生素B对股骨骨折有很强的保护作用,与前人研究相悖。然而,此次试验结果显示维生素B无效。
学术造假如何一步步被揭开
英国亚伯丁大学临床营养学家Alison Avenell是曝光Sato学术丑闻的中坚力量。2006年,当她在研究维生素 D对骨折发生风险作用时,发现Sato的两篇文章中患者的BMI均值完全一致,但一个试验的对象是卒中患者,另一个是帕金森患者。她还发现了其他的一些疑点,于是决定不将Sato的文章纳入分析。
除了Alison Avenell,还有众多其它研究者也发现Sato有造假嫌疑。
2005年,Sato在Neurology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文中声称利塞膦酸钠可将股骨骨折在女性卒中患者中的风险降低86%。
三位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者就此研究给杂志社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这个研究“可能很有价值”,但我们对于作者在短短4个月时间内招募了374名患者表示惊异。)
两年后,又一封质疑Sato研究数据真实性的信寄到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杂志社。作者在信中质疑了Sato的研究中惊人的样本量,极低的失访率以及完美的研究结果。
然而,这些质疑在当时都没有激起什么水花。
2012年底,Mark Bolland从Alison Avenell口中第一次听到Sato这个名字,当他们讨论为什么基于同一个话题的meta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时,Alison Avenell指出Sato的研究所报告的效应都非常强,纳入他的研究可能会改变meta分析的结论。
好奇心驱使Mark Bolland对Sato的研究做一番调查。同样,Mark Bolland被Sato研究中的大样本、低失访及高疗效震惊了。
当Mark Bolland将Sato发表的33篇临床试验中的500多个基线变量提取出来并计算p值时,他发现半数以上的变量p值大于0.8。这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太相似了,数据极有可能是被编造的。
Mark Bolland团队随后对Sato发表的临床试验做了细致研究,将结果写成了一篇文章,作为对Sato的控诉。2013年3月起,他先后向JAMA,JAMA Internal Medicine,the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Trials投稿,却纷纷被拒。
直到2015年6月,the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在经过调查后撤回了Sato的一篇临床试验报告。自此,本文开头提到的撤稿风波开始了。
同年12月,Sato曾发表过三篇文章的Neurology杂志社决定接收Mark Bolland的稿件,这篇控诉Sato学术欺诈行为的综述于2016年底正式发表。Sato对此解释未果后,也主动要求撤回部分曾发表的文章。截至此综述发表时,33篇临床试验中的10篇已被撤回。
3个月后, Sato自杀了。
欺诈盛行,根源何在?
Sato的学术欺诈行为将他推上了撤稿观察网(The Retraction Watch)榜单的第六位,此榜单前十位中,日本学者占据半壁江山,而日本发表的论文量仅占全球的5%。Why?
一位学术欺诈调查组组长表示,这与“尊重”有关。“在日本,我们基本不会质疑一名教授,而通常会选择信任,认为不需要制定严苛的规则来监管他们。”所以,造假的学者只会在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之后才可能会被发现。
本文改编自2018年8月17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Tide of lies”。原文作者Kai Kupferschmidt。
原文链接: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8/08/researcher-center-epic-fraud-remains-enigma-those-who-exposed-him
参考资料:
[1] Kupferschmidt,K., Tide of lies. Science, 2018. 361(6403): p. 636-641.
[2] Sato,Y., et al., Risedronate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hip fracture after stroke inelderly women. Neurology, 2005. 64(5): p. 811-6.
[3]Bolland, M.J.,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integrity of 33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Neurology, 2016. 87(23): p.2391-2402.
[4] TheRetraction Watch 2018, The Retraction Watch Leaderboard, accessed 2018 Sep 8,< https://retractionwatch.com/the-retraction-watch-leader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