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按掉闹钟再睡一会儿,对认知能力和情绪有何影响?

2023-10-25 来源:医咖会

对很多人来说,按下闹钟再睡一会儿,是开始新一天的常见方式,但是这种行为是否影响认知以及情绪尚不清楚。2023年10月17日,《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发表了两项研究的结果,对此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晨起贪睡是一种常见的行为,贪睡不会导致认知障碍,对困倦程度和情绪也没有明显的影响

图片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sr.14054

研究1:早晨贪睡行为

研究方法

该研究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开展,研究者发布了一项名为“关于睡眠和清醒习惯的问卷调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途径发送给全校师生。参与者自愿匿名参与。共1732人参与了调查,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34岁(女性占比66%)。

回答“有时”或“经常”设多个闹钟或开启闹钟“贪睡”功能的人,定义为贪睡者。这些人会进一步回答关于贪睡习惯的问题;回答使用闹钟但“从不”设多个闹钟或未选择“贪睡”功能的人,定义为非贪睡者

研究结果

参与者特征

在1732名受访者中,1195人(69%)报告“有时”或“经常”使用闹钟的“贪睡”功能或设多个闹钟。上述行为通常是在工作日(占比71%),平均贪睡时间为22分钟,闹钟的平均间隔时间为8分钟。60%的人表示在按掉闹钟之后,“多数”或“总是”能够再次入睡。

贪睡者与非贪睡者的对比

与非贪睡者(n=287人)相比:

  •    贪睡者的年龄平均小6岁
  •    贪睡者为夜晚型作息的可能性更高
  •    贪睡者在工作日的平均睡眠时间平均少13分钟
  •    贪睡者醒来时感到昏昏欲睡的可能性更高

图片

图. 贪睡者和非贪睡者的差异

贪睡原因

最常见的原因是“感觉太累/无法醒来”(占比25%),其次是“再睡一会儿感觉很好”(17%),想“更缓慢/更轻柔地醒来”(17%)。

图片

图. 贪睡原因

研究2:早晨贪睡的短期影响

研究方法

参与者情况

本研究最终纳入了31名习惯性晨起贪睡者(平均年龄为27.5岁,女性有18名)。

所有参与者均佩戴多导睡眠记录仪(PSG)睡3个晚上。第一晚,参与者练习并熟悉测试流程。之后2天为测试期,采用两种唤醒方式:不贪睡组,在闹钟响起之前保持完整睡眠;贪睡30分钟组(期间每9-10分钟闹钟响一次,直至最后一个闹钟响起)。所有参与者都经历上述两种方式,之间的中位间隔时间为7天(范围2天到2个月)。两种方式的最终起床时间和熄灯上床时间相同。

最终起床时间平均为早上7:12分,当最后一个闹钟响起时,立即开灯将参与者唤醒。之后参与者提供唾液样本、使用Karolinska WakeAPP (KWA)测试认知能力、并自我评估困倦程度、情绪以及在测试中的表现。第2次测试评估于清醒40分钟后进行,平均测试时间为上午7:55分。第3、4次测试评估分别在午餐时间(平均时间为中午12:28)和下午(平均时间为下午3:50)进行。

KWA测试

KWA测试总耗时(包括测试后评估)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2分钟(SD=2.5分钟),包括以下4项认知测试,各自的测试内容和结果评估如下:

  •    加法算数:参与者被要求3分钟内计算11到99之间两个数字的加法,结果评估为每个正确答案的平均时间(如答对13题,为180/13)。
  •    情景记忆:参与者被要求在12秒内记忆12个单词列表(表单1),5秒间歇后,在24个单词列表(表单2,包含第一个表单中的12个单词和12个新单词)中区分每个单词是否属于表单1,重复两组。结果评估为所有48个单词陈述正确的百分比
  •    斯特鲁普试验:斯特鲁普效应指的颜色词和字体颜色不同,会干扰人的反应速度,反映了参与者处理认知冲突的能力。例如,颜色词“蓝色”可能用一致的字体颜色书写(“蓝色”,定义为“一致组”),也可能用不一致的字体颜色书写(如“蓝色”,定义为“不一致组”)。参与者被要求在3分钟内识别颜色词的字体颜色(包含蓝、红、绿、黄四种颜色),结果评估为一致组和不一致组之间的反应时间差
  •    工作记忆:向参与者展示一个4*4的网格,每一个网格随机一个一个短暂闪烁红色,在7次网格闪烁红色后,将有一个网格变成红色,并显示一个数字(例如“4”)。参与者需要回答该网格是否为刚刚第4次闪烁红色的网格。结果评估为18轮测试中回答正确的百分比

测试后评级

每次KWA测试后,参与者对测试期间的困倦程度、情绪、以及与测试相关的努力程度和表现进行自我评级。其中困倦程度评估使用Karolinska困倦量表评估。

研究结果

认知功能

30名参与者在醒来时和醒来40分钟后完成认知测试,评估计算速度、情景记忆、工作记忆和处理认知冲突能力(斯特鲁普测试)。

刚醒来时:相较于不贪睡组,30分钟贪睡组在算数速度、情景记忆和处理认知冲突方面表现更好。

醒来40分钟后:不贪睡和30分钟贪睡的认知变化不同:

  •    除斯特鲁普试验(处理认知冲突能力)外,不贪睡组的所有任务均显示出“睡眠惯性”效应,即随着清醒时间的延长,表现越好;
  •    对于30分钟贪睡组来讲,这种惯性减弱,贪睡对情景记忆的积极影响在40分钟后消失了。

图片

图. 不贪睡(蓝色)和30分钟贪睡(黄色)的认知功能改变

困倦程度、情绪、测试中的努力程度和表现

在醒来40分钟后,两种唤醒方式的参与者的困倦程度和任务相关表现自我评级均有明显改善,再次表明存在“睡眠惯性”现象,即清醒时间越长,表现越好。贪睡对这些指标无明显影响。

情绪评级也显示出随着清醒时间的延长而明显改善,参与者报告称,与刚醒来时相比,醒来40分钟后感觉更善于交际和乐观、更少疲劳、更少困惑和脾气暴躁。贪睡对任何情绪评分都没有影响。

总结和讨论

研究1表明,晨起贪睡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大部分人都报告有贪睡行为。经常贪睡的人往往是那些年轻且具有夜晚型作息的人,在醒来时常会感到昏昏欲睡。结合研究2中贪睡者表现出的认知改善益处,研究者推断这些人往往需要更长时间来抵御“睡眠惯性”,早晨贪睡就是一种方法。

研究2表明,早晨贪睡是一种潜在的改善认知的方式。与不贪睡相比,早晨贪睡30分钟在醒来时的3项认知测试(算数速度,情景记忆和处理认知冲突)中均表现更好,这表明,早晨贪睡至少不会导致认知障碍。此外,早晨贪睡对困倦程度和情绪没有明显的影响。

参考文献:J Sleep Res.2023:e14054.

评论
请先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下载附件需认证
为保证平台的学术氛围,请先完成认证,认证可免费享受基础会员权益
基础课程券2张
专属科研工作台
200积分
确认
取消
公众号
统计咨询
扫一扫添加小咖个人微信,立即咨询统计分析服务!
会员服务
SCI-AI工具
积分商城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