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J:“正常”血压就意味着安全吗?(IF=35.855)
ACC/AHA指南将血压分为:正常血压(收缩压<120 mmHg)、血压升高(120-129 mmHg)、1期和2期高血压[1]。ESC/ESH指南将血压分为:理想血压(<120mmHg),正常血压(120-129mmHg),正常高值血压,1、2、3级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2]。
对"正常"血压的定义,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安全"水平。然而,"正常"血压的理念以及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端演变。
2023年3月3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IF=35.855)刊登了一篇专家观点[3],对于“正常”血压是否意味着“安全”的问题展开了探讨。
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doi/10.1093/eurheartj/ehad102/7069165?
一项中国大型队列(n=25529;平均年龄47.3岁)进行10年随访的长期研究发现,在“正常”血压范围内,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有差异且在增加[4]。
在10年随访中,收缩压水平在逐步增加。与基线收缩压水平位于最低组(90-99 mmHg)的参与者相比,基线收缩压为120-129 mmHg的参与者,未调整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是前者的2.6倍。调整后分析提示,在这些年龄不断增加的人群中,“正常”血压并不意味着安全。衰老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时是如何防止收缩压随着年龄的不断上升?收缩压保持在90-120 mmHg似乎才能够防治心血管疾病。
图. 安全血压水平的定义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正常血压也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病理改变。所谓的正常收缩压水平,也可能与冠状动脉钙评分增加相关,进一步强调了不在“传统”高血压范围内的正常血压水平,也可能增加血管疾病风险[5]。
一些基于人群的研究表明,目前被认为是“正常”的收缩压水平(即<130 mmHg)其实并不安全,当收缩压超过90 mmHg后,随着收缩压的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增加[6-9]。
研究[8]发现,随着收缩压水平的增加,冠状动脉钙化数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会随之增加,即使在收缩压为90-120 mmHg的个体中也是如此。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收缩压90-100 mmHg相比,所谓的正常血压(120-129 mmHg)与心血管事件显著增加相关,这意味着即使收缩压在距离130/80 mmHg较远时,心血管疾病风险可能已经出现。因此,基于指南的正常血压定义并不能免除心血管疾病风险。毫无疑问,收缩压在120-130 mmHg,是慢性病负担的前兆,提示预后不良。
此外,近二十年来,人们对白大衣高血压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白大衣高血压曾被认为是一种无害的现象,与“正常”血压水平相比,它不会带来更大的心血管不良结局风险。但现在已将白大衣高血压与不良代谢危险因素、无症状器官损害发生率增加、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增加关联起来[10]。这进一步对我们所认为的“正常”血压水平提出了质疑。
即使在没有任何其他危险因素的情况下,没有诊断为高血压的人将血压降低到115/75 mmHg以下也会受益。虽然这些估计是推测性的,但已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最佳”血压而非“正常”血压的理念。未来的指南和政策应该进行修改,将提倡最佳血压作为标准,而不是目前定义的正常血压。
参考文献:
1. J Am Coll Cardiol 2018;71:e127–e248.
2. Eur Heart J 2018;39:3021–3104.
3. Eur Heart J 2023 Mar 3;ehad102.
4. J Hum Hypertens 2022;36:933–939.
5. Am Heart J 2001;141:463–468.
6. JAMA 2017;317:165–182.
7. Circulation 2017;136:798–812.
8. JAMA Cardiol 2020;5:1011–1018.
9. JAMA Cardiol 2020;5:1018–1019.
10. Hypertension 2021;78:1677–1688.
更多阅读:
Meta分析显示:每周75分钟适量运动,就能降低死亡风险(IF=18.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