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踏入科研这片神秘领地的时候,心中满是憧憬与幻想。
每天晚上都梦见自己穿着洁白的实验袍,衣角随风翻飞,宛如科学界的超级英雄。
无论是在实验室里摆弄各种仪器,还是在书桌前撰写论文,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得心应手,
仿佛所有的难题都不值一提,顺便还能收获无数迷弟迷妹们爱慕的眼神。
但其实,科研狗之所以被称为“科研狗”,恰恰是因为这表面的光鲜背后,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艰辛。
现实中,实验结果往往不如预期,数据可能一遍又一遍地推翻重来,论文写作也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反复推敲、修改,甚至面对无数次的拒稿。
真实的我们更像是苦中作乐的行者,
科研生活确实饱含了太多太多的酸甜苦辣。
每天面对的是实验失败的沮丧、数据异常的困惑、以及长时间努力后仍不见成果的煎熬。
只有真正的读研人才会明白,
科研就像一座围城,城内的人为了论文抛头颅、洒热血,日夜奋战在实验室和书桌之间。
毕业时,许多人带着满身的疲惫和复杂的情感,
只想与学术圈说一声再见,赶紧逃离这座曾经倾注无数心血的“牢笼”。
而城外的人,满怀幻想与希冀,以为一旦踏入科研之门,
迎接他们的将是参加各种高端学术会议的风光,
仿佛Nature、Science、Cell这些顶级期刊的文章可以信手拈来,轻松发表。
身为科研人,只有在做实验的那一刻才会隐隐发觉哪里不对——
文献漫天飞,实验似乎永远做不完。
我们既见过清晨5点的朝阳,也见过凌晨3点的繁星,
仿佛时间在实验室里失去了意义。
漫长的煎熬无休无止
咬咬牙再坚持一会儿吧!
毕竟,老子都考上研究僧了,
如果不是学神,那也绝对是学霸中的战斗霸!
可还没等真正开始浪起来呢,
凶残的实验之路就陡然进入了高潮!
细胞那简直是随心所欲,完全不受控啊!
它们开心的时候,一天就能长爆,像开了加速器一样;
要是心情不好呢,三天都不肯长一分,就像进入了漫长的冬季。
更让人抓狂的是,时不时还要来个污染 😅
细菌、胶虫、支原体,
你方唱罢我登场,搅得细胞不得安宁!
本想静静生长,结果天天上演“惊喜连连”。
分子实验的拖尾弥散呈S型条带,怎么看都不如别人家的那么酷炫!
每每熬到凌晨三点等数据,可阴性结果总是阴魂不散,让人既心力交瘁又内心空洞。
感觉自己像是在和看不见的敌人打一场永无止境的持久战,每次满怀期待,却总是收获一片“阴霾”。
看着这糟心的实验结果,
试问哪一位科研狗能不心跳加速、心脏生疼?
双手颤抖,连移液枪都快握不住了。
每次满怀期待,换来的却是又一次的不如意。
拖着疲惫的身躯,佝偻着回到宿舍,脑袋里不停回放着组会汇报被 boss 骂成狗的预演。
每一步都沉重得像灌了铅,连空气中都似乎飘着 boss 的“谆谆教诲”。
在 boss 眼里,没有阳性结果就像实验从来没开始过。
每个晚归的夜晚,带着满满的沮丧和挫败感回到宿舍,
耳边是舍友们此起彼伏的呼噜和磨牙声,仿佛连他们也在嘲笑我的不如意。
就在这样无奈的背景音乐中,只能瑟瑟发抖地钻进被窝入睡。
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有些实验没结果而又机智的 boy 们也会绞尽脑汁地优化实验报告,企图蒙混过关。
然而,这种小聪明、抖机灵在 boss 的火眼金睛下完全不堪一击。
只听,一声如雷贯耳的叱喝:
瞬间
实验报告稀碎一地......
毕竟,好的实验结果可是毕业论文的基石啊!
没有经过千锤百炼,毕业论文怎么能够成型?
科研人们虽然心里有万般不甘,也只能硬着头皮回到实验室,继续在那片充满挑战的天地里摸爬滚打。
一边是无尽的实验和数据,另一边则是对“出狱”(毕业)的殷切期盼。
这就是科研打工人的悲催日常生活!
后记:
网上曾经说过,做科研一如上厕所,肚子要有货,paper才憋得出来;否则,那过程可是异常痛苦。为了这点存量稀少的“货”,不少科研狗耗费了整个青春,君不见多少博士生们在与科研的相爱相杀中,三千青丝渐凋零,唯有脑壳亮人间。
其实,科研人何尝不想摆脱Paper的束缚,拍拍屁股痛痛快快地走人?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毕竟,那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青葱岁月(高中时期)早已一去不复返。更何况,博士毕业之时,岁数已经逼近30+,背负着学术压力和生活责任,潇洒转身谈何容易?只能咬着牙往前冲!
长期在象牙塔里摸爬滚打,总会有种与社会脱节的感觉,转行时显得英雄气短,仿佛一切都要从头再来。于是,许多人在无奈之下选择重申博后,在无边学海中继续沉浮。科研之路真心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