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是对混子最大的惩罚”今天你退学了吗?
头像
彩虹小马
2024-10-23 10:01:51
咖啡馆

在这个考研就是热潮的时代,我们似乎都陷入了一个怪圈:不考研,不考博,就好像人生没有出路。但是,当你真的踏上了这条“不归路”,你会发现,事情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上网冲浪一看,网友读研后的分享充满着焦虑和硝烟,退学的退学,延毕的延毕,人生停滞的停滞,待遇差的学校偏偏被自己给选到,怎一个「惨」字了得!

https://dr2pp.oss.ns-svc.cn/X4/X48A/X48Ah01ZdcCb6bjXeHmP.png

今天,你研究生退学了吗?

前段时间,小某书上有一篇热度颇高的帖子,讲述了研三退学的心路历程。言语中都充满了压力与挣扎,博主面临毕业,但是研究领域太窄,论文难产,压力巨大,评论区都在狠狠共情。

https://dr2pp.oss.ns-svc.cn/kE/kElO/kElOUz5PJyGFIA5BX8OQ.png

确实,读研后科研任务的繁重与不确定性,真的令人疲惫不堪,甚至把人折磨到 「 焦虑、抑郁 」。《自然》杂志 2019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40% 的中国博士生在读博期间曾因抑郁或焦虑。《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也发现,在被调查的博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 36.6%,抑郁高风险群体占到了 12.9%。

众所周知,研究生往往要承担大量的实验室工作,包括设计并执行复杂的实验、处理海量数据、撰写学术论文等。实验周期长、结果反复、小鼠死亡、试剂丢失、设备故障等问题常常发生,研究进展难以预测,但是毕业节点又死死地焊在了时间表上。一生好强的中国科研人,才不会允许自己延毕,然而,延毕才是横在研究生头上的一把大刀,于是他们渐渐变得郁郁寡欢,精神状态令人担忧。

https://dr2pp.oss.ns-svc.cn/jZ/jZHz/jZHza8RtdGW9GzVnZdPq.png

科研环境的孤立与竞争,似乎加剧了个体压力感。更有同学发现自己渐渐与社会脱节。

读研让我的人生停滞了

另一个类似的帖子就讲述了读研后自己失去的种种 「 经历 」。比如眼看同龄人就业、结婚、生娃,走向人生的第二曲线,而自己还整日与小鼠细胞作伴。

https://dr2pp.oss.ns-svc.cn/T8/T89D/T89DjppFBcevttsHZ7FH.png

读研期间专注于学术研究,部分研究生可能错过了积累实践经验、建立职业人脉的宝贵时机,与同期进入职场的本科毕业生相比,可能存在一定的 「 工作经验落差 」。面对一个月 600 的补助,与就业的同辈们格格不入的寒暑假,仿佛自己还停滞在 20 岁,更加心酸的是实验室还时不时克扣工资。在  Nature 2022 年对全球研究生的调查中,85% 的受访者担心没有足够的钱来购买食物和支付房租及其他费用。

https://dr2pp.oss.ns-svc.cn/NJ/NJUP/NJUPK95vpNPsUVPcAj2J.png

甚至还有 45%  的受访者觉得,不断上涨的生活费用,和多少年不变的补贴数额,可能会促使他们放弃读研。

高学历祛魅?心态决定一切

面对读研后的种种落差感,有网友就说:读研还是有收获的,那就是 —— 对学历祛魅了,曾经渴望的那一纸录取通知书,也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一小部分。

https://dr2pp.oss.ns-svc.cn/aM/aMDJ/aMDJqo8i3f0JV38gmo6f.png

这帖子一发,被科研毒打过的人分分钟共鸣了。

科研圈就是座围城,还没完全踏入「围城」的研究生,由于经历有限,不免会对科研行业内的人与事物或高学历抱有一层层「滤镜」——科研人学识渊博,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连环催命的Deadline,一杯茶一包烟一篇文献看一天,饿了去吃免费食堂,闷了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还有寒暑假,简直美滋滋!还有很多抱有学术理想的研究生,以为自己只要努力就能做出有价值的研究,读完硕、读完博就可以实现学术理想,进入理想机构或体制,接着就可以坐拥光环,拥有更高的学历就可以跻身新阶层 …….而真正上岸进入真实世界,可能会发现事实并不尽然。从外面看科研人高大上,身在其中的人无限迷茫,尤其是位居科研圈底层的研究生。

你可能会遇到:导师为拿不到经费而头疼,压榨学生的时间去做一些很水的横向项目;

你可能会因毕业压力熬夜写论文,头发逐渐稀少;

你也可能因为师生关系不和导致课题一拖再拖;

你极有可能会在深夜做实验做到崩溃。

一旦你有了做学术的经历,就能在一次次经验中完成祛魅的过程,逐步发现读研的真相。很多人读研后,开始戏谑「学术圈就是个草台班子」,但你必须老老实实地在自己选择的这条路上认真走下去。对此,也有乐天派认为,读研读成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心态与应对策略。

https://dr2pp.oss.ns-svc.cn/S0/S0bR/S0bRDa6k0CWvHhDobz1x.png

如果你读研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或者仅仅出于随大流的心态,那么在面临科学研究时,确实有可能制造不出价值,甚至会制造大量学术垃圾,在遇到实际困难时,更容易感到内耗与后悔。

https://dr2pp.oss.ns-svc.cn/J4/J4vx/J4vxi6Hm9ErNB2a2Dt6w.png

选择读研前应充分了解自身兴趣、能力以及市场趋势,做出理智而符合个人长远发展的决策。以下三个问题,需要每个考研人扪心自问:

我为什么选择考研?

我对这个专业真的感兴趣吗?

我能接受学习的枯燥与孤独吗?

总之,读研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的「万能钥匙」,其价值与体验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体对科研工作的适应性、职业规划的明确性、应对压力的心态以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当大家集体卷入「考研潮」时,你更要理性审视自身需求,全面评估读研的收益与成本,或许是避免将读研视作「最后悔的事」的关键所在哦。记住,千万不要美化一条自己没有走过的路!

来源:公众号【生物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