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05”和“疗效肯定”并不是一回事!

张耀文

张耀文

医咖会

擅长:研究设计、统计分析、循证医学、样本量计算、随机化方案、数据管理
已关注
关注
2017-09-30 来源:医咖会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出的一篇综述《The Primary Outcome Is Positive — Is That Good Enough?》中[1],作者认为当临床试验的主要结局阳性时,还应当考虑11个问题。(表1)

表1. 主要结局阳性时应当考虑的问题

上一期,我们讲了“P<0.05就是强有力的证据吗?”,今天,我们探讨一下“治疗的获益有多大?”

一、“P<0.05”就是疗效很好吗?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3b期药物临床试验——IMPROVE-IT[2],探讨“维多灵(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的复合制剂)”相比于“辛伐他汀”,是否可以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的主要结局为复合结局,包括心血管死亡、主要冠脉事件或非致死性心梗。

研究者发现“维多灵”组7年的主要结局发生率为32.7%,“辛伐他汀”组为34.7%。HR=0.94 (95% CI, 0.89 to 0.98, P = 0.016)。(图1)尽管该研究得到了“P=0.016<0.05”,但需要考虑的是, “维多灵”治疗获益(将主要结局的发生率降低了2个百分点)是否足够大,是否能抵消治疗花费、并发症的 “成本”? 

图1. IMPROVE-IT试验的主要结局发生率

因此,尽管该研究的“P<0.05”,但FDA认为“治疗的获益较小”,拒绝了维多灵扩展适应症——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申请。

二、如何表示“治疗的获益有多大”?

表示“治疗的获益有多大”,可以通过相对指标,如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比值比(Odds Ratio, OR)、风险比(Hazard Ratio, HR)等;也可以通过绝对尺度,比如绝对危险度(Absolute Risk, AR)、平均值差(Mean Difference, MD)、需治疗人数(Number Need to Treat, NNT)等。

试读结束,兑换后即可解锁本专栏全部课程
评论
请先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使用课程券需先认证
为保证平台的学术氛围,请先完成认证,认证可免费享受基础会员权益
基础课程券2张
专属科研工作台
200积分
确认
取消
下载附件需认证
为保证平台的学术氛围,请先完成认证,认证可免费享受基础会员权益
基础课程券2张
专属科研工作台
200积分
确认
取消
公众号
统计咨询
扫一扫添加小咖个人微信,立即咨询统计分析服务!
会员服务
SCI-AI工具
积分商城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