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效-安全性评价,得考虑个体差异

大仙儿

大仙儿

某药企统计师

擅长:药物临床试验、生存分析
已关注
关注
2017-10-27 来源:医咖会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出的一篇综述《The Primary Outcome Is Positive — Is That Good Enough?》中[1],作者认为当临床试验的主要结局阳性时,还应当考虑11个问题。(表1)

表1 主要结局阳性时应当考虑的问题

一项治疗措施是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要综合考虑其疗效和安全性。然而,即便从人群角度看该措施的治疗价值远大于不良反应风险,在具体到个体水平时未必能得到相同的结论。因为,该措施的疗效-安全性关系可能因人而异,例如,某些患者具备的特征可能使其不能获得明显治疗效果,或者使患者容易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些个体可能不适合使用该治疗措施。

现实中有很多药物都具有这样的特征,比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某些基因突变的儿童使用后将导致不可逆的听力受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影响儿童软骨发育;大多数经肝肾代谢的药物都要求患者具有一定的肝肾功能等。研究者在临床试验中,应当尽可能地识别出不同类型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关系,以正确识别适合该治疗措施的人群。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可能需要借助于统计学模型,其基本原理为:以患者疗效,或不良反应情况为因变量,以可疑因素为自变量建立模型,如Logistic模型、普通线性回归模型、Cox回归模型等,识别出与患者获益和发生不良反应相关的因素,用以指导患者的治疗。下面介绍一个实例,读者可予以借鉴。

针对DAPT试验[2],研究者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3]。研究者使用多变量统计模型对患者发生心梗或支架血栓的风险,以及患者发生大出血的风险进行了预测,以找出相应的危险因素(表1)。除了治疗组别外,模型中还纳入了9个患者特征变量及操作特征变量,用以预测患者发生缺血或出血的风险。表1中列出了所有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

试读结束,兑换后即可解锁本专栏全部课程
评论
请先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使用课程券需先认证
为保证平台的学术氛围,请先完成认证,认证可免费享受基础会员权益
基础课程券2张
专属科研工作台
200积分
确认
取消
下载附件需认证
为保证平台的学术氛围,请先完成认证,认证可免费享受基础会员权益
基础课程券2张
专属科研工作台
200积分
确认
取消
公众号
统计咨询
扫一扫添加小咖个人微信,立即咨询统计分析服务!
会员服务
SCI-AI工具
积分商城
意见反馈